91看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91看书网 > 宋末新世界前篇 > 第七十六章 我在哪里

第七十六章 我在哪里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拍摄到这些标识物后,再利用地图的大数据比对,从庞大的地图数据库中,找到跟这些地理标识物吻合度最高的地区,这就是二次定位。

由于现代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很是成熟,这种全地球图像的高清准确比对,都能够在毫秒级别内准确完成。

经过二次定位之后,误差精确度可以到厘米级的误差水平。他的地图系统就可以完全恢复了。

而只要进行了一次准确定位之后,系统就可以根据位感陀螺仪的作用下,精确检测到相对的移动位置信息。

在没有二次校准的情况下,误差范围为1万公里,移动误差1米。

此时再配合以系统内置的高精细全球地图信息,完全可以满足定位的需求。

赵锋决定启动自然定位系统。

这套系统,首先需要利用天体来定位初步的经纬度。而在白天的天体定位,主要就是依靠太阳来进行。

经度定位,是根据对观测太阳在天空东西方向的位置,来推算当地时间。再求得它与格林威治标准时间的时间差,从而推算出经度。

纬度定位,则是测量太阳在天空南北方向的位置,加上太阳直射点来计算得来。

太阳直射点的推算,则是根据精确的日期来求得的。

随着地球的公转,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南回归线到北回归线之间移动。

每年6月底夏至的时候,太阳直射位置在北纬23.26度,也就是北回归线,这里是太阳直射最北边的位置了。

从这一天开始太阳直射位置就开始向南移动,9月底到了秋分节气,太阳正射在赤道上,再过一日,太阳就直射到了地球南半球。

一直到了12月底冬至时节,太阳的直射位置在南纬23.26度位置,这就是南回归线。

这就走了半年时间。而太阳直射点,也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,从北到南摆动了46.52度的角度。

然后太阳开始往回走,开始了从南到北的旅程。到第二年3月底春风时节,太阳直射位置刚好通过赤道,从南边移到了北边。直到第二年六月底夏至,回到北回归线。这半年时间,太阳直射角则是从南到北摆动了46.52度的角度。

这样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时间,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走了一个来回,总共走过93.04度的角度距离。

因此,每过一天,太阳在直射角就在地球上移动0.255纬度。

这时候如果有一个人一直固定在一个地方,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都在最正午的时候观测太阳的位置,他就会发现太阳是以每天0.255度的角度,在天空沿着南北方向移动着的。

所以只要知道当前的时间,就可以对应推算出太阳直射点纬度。纬度的计算,是以北半球为正数,南半球为负数。

这时候只要准确测量出太阳的仰角,用90减去太阳仰角,再加上太阳直射点纬度值,就是自己当前的纬度。

海面上测量太阳仰角,他的原理,就是观察者和太阳之间连成一条直线,再求出这条直线与海平面的夹角,就是太阳仰角。

在航海仪器中,使用的六分仪,正是基于这个原理来实现的。这个六分仪的原理提出者,正是大名鼎鼎的物理大师牛顿。

六分仪的扇状外形带有刻度,其组成部分包括一架小望远镜,一个半透明半反射的固定平面镜,这个叫地平镜,是用来观测海平面的。

另外一个与指标相联的活动反射镜,这是指标镜,用来通过反射,来观察太阳,这样就能看太阳,又不至于太刺眼。

使用时,观测者手持六分仪,转动指标镜,通过旋转角度,这时候视野左右两侧,就同时出现了太阳与海平线。

当使用者把太阳未知与平面重合在一条平面上时,这就说明已经准确测量到了。这时候,就可以从读数中读取太阳仰角。

赵锋的随身AR电脑系统,依赖高精度深度摄像头的工作,已经内置了类似六分仪的太阳仰角观测技术,而且精度为0.01度,其中有效精度则是在0.05度。

也就是说,赵锋的头带式AR电脑系统,通过天体定位的准确度,能够达到5公里左右的误差水准。

因为马尼拉和北京位于相同时区,所以赵锋一直采用的是北京时间,并不需要进行修正。

于是赵锋下达指令:

“测量太阳仰角,推算经纬度!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