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萼楼就是其中一处,主楼屹在湖边一处高坡上,有左右翼楼,宛如展翅。左翼飞跨到湖边的一处小岛上,自成了一座三面临水的楼榭。右翼飞至另一山坡上,有数千翠竹环绕,风摇影疏,别有一番风味。
还未走近,就隐隐听到丝弦笙簧之声,从左右两翼楼飘来。走近来,只见正前方的高楼有四层,飞檐挑角,华丽辉煌,更有鼎沸人声,一阵阵从楼里涌来。
走到楼下,自有仆人过来牵马,并有咨客过来询问:“公子,敢问是赴哪家的盛宴?”
“修国府和缮国府。”刘玄答道。
“公子是赴两国公府联决办的文会。在三楼,公子请进,两位壮士这边请。”这是要主仆分流啊。
“稍等,我还要等人。”
“公子请到楼前偏房稍坐,这里有茶水糕点,公子可以先解解渴,压压肚子。”
“好。”刘玄满意地点点头,这服务态度,果真是京师第一楼,天字一号销金窟。
等了一会,徐文祯和明国维联决到了,原来两人住在一个方向,走到路上就遇到一起了。
三人也不再等其他同窗,提着衣角,依次上了楼。
在二楼通报了姓名,下来一名小厮,直接将三人引到了四楼。
这里已经坐了二三十人,侯孝康和石光珠两人,在各处打着照应。今日两人戴着懒收网巾,穿着一身绵绸直身箭袖衫袍,腰间扎着一根锦绣镶玉带子,挂着绣着银鱼儿的袋子。浑身上下收了权贵骄横之气,全是谦逊君子之风。
见到刘玄三人到了,石光珠连忙迎了上来,拱手作揖道:“三位贤达屈尊到来,让此文会蓬荜生辉,月辉星煜。”
“闻得两位兄台共襄此盛会,为国子监诸贡生同窗扬名,如此大善之事,我等定要前来,以附骥尾,观摩学习。”
刘玄的态度比石光珠还要卑恭,两人一通谦逊,旁边的侯孝康听得牙酸,连忙上前说道:“三位请入座吧。”
在仆人引领下,三人走到靠窗的一张桌子旁,安然坐下。桌子不小,上面摆了些瓜果茶点,周边也只摆了四张椅子。三人刚坐下,马上有伙计过来,摆上四个茶碗,分别撒了些雨前绿芽茶,用长嘴铜壶冲开,再盖上茶盖。
等了一会,有不少人陆续到了,国子监学生七八十人,都是荫生和贡生,另有二十余位各行省来京备考明年春闱的拔贡。找过伙计一问,原来三楼还有一场,捐生、其余非国子监的文人,都在那里坐着。
接着到来的有国子监的教授两人、助教四人,其余直讲、待讲十余人。众学子们纷纷起身,向老师们遥遥拱手行礼。秦基的到来,没有出乎刘玄的意料。到最后,来了三位翰林院的学士,众人纷纷起来,恭迎三位老大人,场面一度混乱。不过听完介绍,刘玄发现,都是国史馆、集贤馆这种清闲的学士。
到此时,整个四楼坐得满坑满谷,刘玄一桌第四人是来自江西行省的宋恪元,三十多岁,清瘦身长,是集贤馆算学博士,是跟着那位集贤馆学士来的。